张源洁: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脉络、价值蕴涵和实践路径
时间:2024/4/3 9:54:48|点击数:
《管子》有言:“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风是维系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而乡风文明是乡土中国精神文化价值的根本所在。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乡风文明始终占据着“灵魂核心”地位,直指乡村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因此,乡村是否振兴,关键看乡风好不好。何为乡风?尽管不同学科定义有别,但总体上内涵是一致的,即乡风文明就是“广泛受人们认可的、健康向上的乡村社会风气”。它不仅指向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还蕴含着乡村民众的普遍价值选择、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彰显乡村社会的和谐美好。
一、发展脉络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乡风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其正式列为长期发展目标,就此开启了乡风文明建设之路。同年12月,为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乡风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传统、惩恶扬善,凝聚群众力量,培树文明新风,乡风文明被提到空前的高度。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再一次进入“三农”工作二十字方针。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风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六大紧迫任务,为正确把握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蕴涵与具体实践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制定,要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高度,就“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顶层设计与部署安排。至此,“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重要性不断凸显。综而观之,尽管党中央先后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提出的“乡风文明”建设的侧重点各异,但贯穿其中不变的是“文明乡风”的目标追求。
二、价值蕴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动体现。乡风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风向标,乡风文明建设对于整个中华文明传承有着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主张,精神生产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要义在于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文化的能动反作用不可漠视。乡风文明作为乡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农村社会风气的最直接体现。探索和实践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生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云南乡村地区落地扎根的实践过程。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利益奋斗终身的价值理念,也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化成”的根本价值追求。
坚持系统性观念的具体诠释。“乡风文明”是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柔性力量,还是衡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它融合了乡村文化的内生和外植,贯通着乡村发展的传统和现代,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社会整体性全局性发展的过程。乡风文明厚植和作用于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要全面审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现实境遇,精准把脉乡风文明建设的时空场域,不断为其更新发展内容,优化实践进路,提升建设实效。
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源泉。没有文明的社会风气,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而文化的繁荣兴盛又能更好地促进和增强文明乡风的养成。我们在新时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继承发扬和批判否定相结合,对传统乡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予以继承和弘扬,对陈规陋习、封建迷信等糟粕进行批判和否定,树立高度的乡村文化自信自觉。而这些正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和具体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风文明正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源泉。
三、实践路径
扎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是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实现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社会秩序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乡村文化生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长期任务,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继续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注重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结合起来,采取嵌入式、互动化、接地气的方式,用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化,引导群众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培育健康向上的诚信文化,创建诚实守信的和谐乡土社会。
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党建引领是近年来从“中国之制”转向“中国之治”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不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以应对复杂治理情境的中国特色改革创新模式。乡风文明建设是一种思维的更新与行动的变革,群众一时可能难以接受,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文明乡风。依据党内有关法规和制度,完善农村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的规定,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村党支部要组织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参与细化村规民约,开展村规民约制修订,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出台约束性措施,明确告诉农民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喜事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并带头垂范。
强实践阵地优志愿服务。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大胆实践创新,完善机制体制,有效整合资源,确保实现全覆盖基础上的高效运行。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项目和常态化活动项目,广泛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有活力、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要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具有乡村及民族特色的家风古训、睦邻传统等优秀传统民俗。利用好典型宣传,把农民群众身边的道德人物、文明家庭、好人模范通过广播、村社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文明乡风就在自己的身边。
持之以恒推进移风易俗。坚持不懈把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作为移风易俗的主旋律。因地制宜、科学民主制定和修缮既能体现当地农村文化习俗、历史文化,又具有地方特色、百姓喜闻乐见的村规民约,既赓续老习俗,又植入新风尚。完善移风易俗落实机制。县、乡要加强移风易俗日常监督,指导村级组织认真落实移风易俗相关措施,督促婚庆、殡葬等机构规范服务行为,及时纠正不正之风。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加强对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妇女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指导,通过教育、规劝、批评、奖惩等方式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得到更好弘扬传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突显乡村精英人才优势。地方权威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他们不仅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道德模范,能够发挥文明引领和秩序维持的作用,而且能很快地接触领会国家的政策方针,并做好向农村社会的转译与传播。注重发挥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典型、乡村教师、文化能人、返乡创业人士等“新乡贤”文明乡风引领者、参与者和倡导者的作用、在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沟通协调作用、在和谐家庭邻里关系中的促进作用,以自己的言行展现乡村文化价值导向,强化与践行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进一步带动周围村民增强对乡村文化和文明的自觉自信。
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内容很多,有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持续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革命遗址、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传下去。加强乡村数字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数字化乡村文化馆、乡愁馆等,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打造数字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立当地的网络文化信息共享平台,让本村村民和外出工作、读书、生活的人们可以通过相关平台或公众号快速、及时地了解本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增进文化情感和价值共识,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源洁)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