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杜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时间:2023/6/13 17:16:58|点击数: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唯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总书记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到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进行了“精准画像”。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我们才能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以及未来的中国。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连续性是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

  距今五千多年前,中国进入文明阶段: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出现王权和国家。在长江下游地区,良渚出现犁耕和大规模的稻田,田埂和灌溉沟渠规整,稻作农业技术已相当成熟,各地都出现了高技术含量的手工业制品,如精美的玉器、陶器、漆器和绿松石装饰品。高技术含量手工业的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重要表现。玉器、漆器、精致陶酒器等都出自各地的顶级墓葬,表明各地统治阶层掌握了贵重物品的生产和分配,形成了以某些高技术含量的珍贵物品作为礼器,同时以墓葬规模体现墓主人地位的等级制度——礼制。距今5300年前后,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西辽河流域,都出现了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的中心城市和原始宗教圣地。长江下游超大型的都邑良渚古城,在高等级早期城市出现的同时,阶级加速分化。几乎所有地区的大墓都开始随葬精致的武器——玉石钺。距今4300年前后,中华各地的文明进程出现转型,其重要特征是中原崛起。黄河中游的势力集团在与周围其他集团的力量对比中逐渐占据优势,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峁两座巨型都邑相继出现。距今4000年前后,夏王朝建立。昭示着中华文明进入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新阶段。经过了约200年的发展,到了夏代后期,夏王朝的实力不断增强,中原的引领地位逐步形成,影响范围空前广阔。这些可以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得到反映。商王朝继承了夏王朝开创的礼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成熟的文字体系,冶金术和礼制对更为广阔的区域产生影响。甲骨文的记载显示,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有相对完善的行政机构,有以王畿为中心的直接控制区和间接控制的方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商系统的青铜礼器在广阔区域出土,表明商王朝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发挥了更强的引领作用,促进了各地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西周初年,周王通过“封邦建国”,册封自己的至亲和功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实现了王朝对王畿之外广大地区的稳固统治。在继承夏商礼制的基础上,周王朝完善了礼制体系,形成了以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差别构成的器用礼制,以此明确等级。这种器用等级差异在西周时期被不断强化,逐渐扩展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以至于穿着颜色、服装款式、佩戴玉器、驾乘马车、编钟乐器组合的种类与数量都有制度差别。西周是中华文明进程中十分关键的时期,形成以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为特征的文明形态。自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国,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在2000多年里经历了秦、汉、三国、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中华文明进入到大一统国家的文明阶段,中华文明连续性从未中断。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创新性是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

  在5000年历史长河中,从思想到器物,从制度到文化,从艺术到科技,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在思想上,先后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他们提出的“协和万邦,四海一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社会理想愿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兼爱非攻”“和而不同”等社会治理方案,“天人合一”“合同异、离坚白”“齐物论、逍遥游”等思维方式,不仅深刻塑造了数千年的中国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还将继续深刻影响并塑造未来的中国与世界。

  在科学技术上,中国人发明了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中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在文化艺术上,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书写了《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不仅推动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繁衍发展,而且培育了共同的价值理想和情感精神,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历史统一性,是以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作为物质基础形成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统一性是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

  “大一统”,始见于《春秋公羊传》。汉儒董仲舒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唐人颜师古注:“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大一统”理念是中国先贤哲人对国家治理秩序的阐发,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汉代,在汉高祖及文帝、景帝积累的强大国力基础上,汉武帝极大推动了“大一统”王朝的构建。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导致三国鼎立,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内迁,逐鹿中原,中华大地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入主中原的边疆民族统治者,主动将自己纳入中华“正统”历史序列。任何一个号称“正统”的政权,必须完成“正统”所肩负的统一疆域的神圣使命。前秦皇帝氐族人苻坚曾言:“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故此,苻坚在统一中原后南征东晋,以实现“统一天下”之大业。隋朝结束了“正朔不一将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唐朝南北一统,东西贯通,创设了800多个羁縻州府经略边疆,“大一统”盛况空前。唐以后,宋与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实现前所未有“大一统”的王朝,将东北渔猎经济区、北方游牧区、西北和西南的游牧与农耕兼营区、南方及中原农耕区、滨海农耕与渔业区囊括一起,可谓疆域“大一统”开拓者。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以汉人为主的明朝政权。此时的汉人群体,不仅包括东晋以来北方黄河流域南迁的汉人,也包括进入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以及被元朝认为是“汉人”的契丹、女真,以及留居中原的蒙古、色目人等,中华大地各民族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清朝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满洲建立的,也是“大一统”理念和实践发展的高峰。入关前,满洲人偏居东北一隅之地,皇太极明确提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入关后,康熙帝强调“无分内外,视同一体”,雍正帝云“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乾隆帝说“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正是在“大一统”理念指引下,清朝完成国家“大一统”。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包容性是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首都长安。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

  中华文明具有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和平性是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孙子兵法》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中国人的古训“国虽大,好战必亡”,认为靠武力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最终是要失败的。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百倍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的船队规模,但当时的中国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没有对外扩张和殖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长达百年的西方入侵和民族屈辱,中国人深知强权之可恶、和平之宝贵。也正因为这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一直郑重承诺,即使中国强大起来,也不会称霸。中国和平发展成功的各项原因背后都有中华文明智慧的光芒,都是我们文明基因与现代精神的结合。我们的文明传承通过改革开放而激活,成为中国智慧的重要源泉。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论述,有机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既是对中华文化特质、中华文明精神的全面把握和深刻揭示,也是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对开创新文化的深邃思考和恢宏擘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华文明自身具有的突出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以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样态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也决定了中华文明历经沧桑仍能以和平建设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更决定了新时代必须以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为滋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是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源头活水。只有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才能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而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使命。

  (作者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历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杜娟)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