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民:“第二个结合”创造时代新文化
时间:2023/10/12 8:42:20|点击数: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建构和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深入和拓展,必将在更本质的层面上触及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与会通。能动地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新形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第二个结合”引领新的文化发展方向
“第二个结合”,对于解决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有非常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作为发展中国家,到了这个阶段,要避免各种发展陷阱,要做出前人、他人没有做出的伟大事业,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重视自身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新时代稳妥前进,我们既要坚持创造性,也要坚持自己的优秀传统。
对于新时代来说,我们需要更多理解中国自身的特点、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这些都需要从文化上加以确认和梳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深深地植根于泥土和大地的。当然,这一点在历史上经常为教条主义者嘲笑和诟病,被讥讽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历史恰恰选择的是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另外一种所谓“纯正的”马克思主义。诚然,成败未必等于是非,但是,按照马克思给出的判断标准,即所谓“实践能力的明证”,是非的标准就蕴含在成败的考量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特质所要求和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脉。“第二个结合”,就是要始终坚守两个“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魂脉结合起来,成就新时代伟业。根和魂二者都不能偏废,没有了魂前进中就没有了指导和方向;没有了根现代文化本身就无处立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的理论创新是我们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历史发展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迈向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要求。
二、“第二个结合”构建新时代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体现了文化主体性,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诠互释,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新传统。这一过程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思想观念、实践方式等方面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文化认同建设中的重要结论,形成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为魂的认同系统。这个认同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结果,是近代以来文化认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源起西方,在世界各国传播,在一些国家落地生根,尤其在中国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化建设贯穿于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之中,其核心问题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文化自主、精神主动等问题。从学理上看,这些主要是文化认同的问题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建构的关键问题是寻求文化认同,也就是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及其阐释。文化主体性从学理上分析,主要是一种文化自身的认同,突出了文化身份和统一性,需要出现一种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引领社会现实的理论和学说。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突出表现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明确的是,从现代文化发展来看,文化主体性应该从文化主体间性的视角来理解,那种单独的、独白的主体性及文化主体性在当代研究中是不正确的。要实现“第二个结合”,就是要完成一种文化之间互动中的主体性的建构。同时,这种主体性建构是现代文化的主体性建构,是中华现代文化主体性的建构。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建构,首先要从文化的高度理解什么是中国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根脉在文化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有魂没根不行,那样就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着力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进行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根脉和魂脉相互支持,就有了中华现代性文化的文化生命共同体。
从当代对于主体的理解来说,存在从文化主体性向文化主体间性的转变。西方近代哲学所说的主体性,尤其是在康德那里,往往是一种独立的、个体的、和其他主体处于一种相对关系不很紧密的状态,是一种孤独的、独白的甚至霸道的主体性。在文化上,这种主体性有可能表现为自认高明,对其他文化采取漠视、对立甚至对抗的态度。这种情况下,他文化成为“另类的他者”。这种对立在近代以来的很多研究中或隐或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导致了重大问题。
文化主体性建构只有正确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才有可能完成。文化主体性就是自我文化属性特征,涉及自身文化的历史性变化,比如从传统到现代甚至后现代的不同发展,比如如何处理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尤其当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形成冲击,那种裹挟着经济、政治、军事冲击的文化冲击更是有力,这个时候必须找到自己的根和魂。
三、“第二个结合”蕴含着新时代的文明观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借鉴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精神资源,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历史观,重新审视和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和历史意义,从而形成新的文明观。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和实践理论,它关注社会的不平等、人民的解放和公正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历史的发展规律,认为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可以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全面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思想,以及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和家庭伦理,注重和谐共处、包容互鉴、求同存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种新的文明观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和人民立场,又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包容和道德精神,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时代新文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批判地继承了其中积极的、进步的因素,又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民为邦本”等思想相吻合,为我们今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主张全面发展,追求个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道德、注重人格修养、倡导全面发展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要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公平正义,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天下为公”、“均贫富”等思想相吻合。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体人民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生活环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时代新文化,为我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作者: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哲学研究所 张兆民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