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韩博:夯实产业之基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3/7 18:45:49|点击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稳步增收,而且关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局,必须把乡村产业振兴摆到重要位置。

  夯实产业之基需完善生产设施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是提升农业生产力的保障,是改善农民生活的基本途径,是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推手。完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需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和动植物疫病防治能力,保证种子、土地、农机装备、防灾控病等各环节均稳步提升。在强化耕地用途和规模管控的同时注重提升耕地质量,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完善水网配套设施,增加高标准农田比重,为“藏粮于地”提供基础。

  同时,还要因地施策加大农业机械补贴力度,加大地域性农业机械研发投入,注重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鼓励农民自主研发微型农业机械,保护农民知识产权。着力提升农村种养殖过程中设施农业比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注重水肥一体化、喂养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设备在农村推广,构建高效、低碳、智能的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夯实产业之基需注重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对此,一是要激发“存量”人才潜能,让乡土人才“香”起来。乡土人才来源于基层、成长于乡村,要善用大用乡土人才,让农业产业人才、技艺引领人才成为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领头雁”。要大力发展乡土人才专业合作社,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形成创业就业集群,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务工增收的渠道。

  二是要创新机制加快“增量”人才培育。一方面研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制定人才柔性引进管理办法,引导各类高层次人才向乡村集聚,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创业,用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乡村成长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服务。另一方面注重本土人才素质提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注重乡村科技人才培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发挥职业教育和科技下乡作用,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增强基层劳动力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针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各类实用技术人才,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乡村科技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壮大乡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夯实产业之基需强化金融服务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强调金融支持农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对此,要强化资本市场意识,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农业金融机构、产品、服务,大大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激活金融机构内生动力,撬动资本力量,引导金融活水流到最需要的地方,有效提升助农、兴农、富农的效果。

  要用产业链思维结合农业发展特点找准金融发力点,广泛与银行金融、风投创投等机构合作,开发适合乡村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定向提供“乡村人才投”“乡村人才贷”“乡村特色产业基金”等金融服务,形成个性化农业产业金融产品。

  要千方百计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引导金融资源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产品适配性,加大对产村融合、产城融合等方向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要着重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不断扩大完善政策性农险产品体系,尽力提高农机具的涉农保险参保率,完善农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措施,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

  要发挥金融机构专业优势、人脉优势,在提供信贷产品的同时,及时传递市场信息、产业动态,为乡村和企业经营发展出谋划策。

  夯实产业之基需加快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路径。要通过协调发展统筹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引导农业加工企业通过前延后伸,发展原料基地、农产品流通营销、地域特色品牌创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产品精深加工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

  要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深度挖掘农村休闲旅游潜力,完善农村公共设施,促进乡村旅游硬件设施建设、软件管理服务、旅游产品质量的全面升级,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真正打造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使其成为天然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随着农村交通、物流配送网络等基础条件的完善,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提升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水平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要利用基层融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契机,提升优质特色农产品销售半径和品牌影响力,焕发农业经济新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增强农业生产本源竞争力,加速农村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充分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可以让让农民合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的收益,更可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支撑乡村振兴。

  夯实产业之基需鼓励典型引路

  坚持示范领先、内驱外拉,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要着眼全国农村产业发展的先进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先进案例,探索其成功经验、产生样板,找到共性可复制的模式,通过头雁效应、熟人社会属性、政府引导,促进发展模式输出、溢出效应显现,提升带动效应。同时,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展示先进典型,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典型走出“深山老林”,走进千家万户,内驱外拉调动农村“人”的积极性,有效整合政策、资源、人财物等更好地引领农村地区快速发展。

  作者:韩博(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来源/作者:光明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