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然: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时间:2024/3/5 17:59:26|点击数: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就文化建设的诸多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系统、论述深刻厚重,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习近平文化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道路,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和精神支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境界。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切实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遵循和科学行动指南。
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强烈的民生情怀和民本立场,强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阐明了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繁荣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刻表明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文化立场。党在推进文化建设的不同时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和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一以贯之体现了我们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期待。
在精神气质上坚持自信自立。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坚持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精神气度,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在的精神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深邃的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明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文化自信逐渐成为包括文化立场、文化使命、文化发展战略及其实现路径等内容的较完整的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历史、现实、未来的时间维度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空间维度,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意义所在和根本要求。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并使之提升为中国理论,绝不一味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照抄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构成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坚定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也不断巩固和加强。
在原则方针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基于时代发展方位创新推动二者的结合与融通,是中华民族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文明进步的独特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理论引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创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
在思想方法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风格。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我国已经步入社会发展转型、社会结构嬗变的关键时期,在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呈现多时态文化观念并存、多元社会思潮并立的景象。如,中西方文化交融交锋日趋激烈、人们的价值选择日趋多元、社会思潮日趋多种多样等对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形成冲击,等等。在多元化的思想文化格局中,迫切需要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提升凝聚力、引领力上下功夫。
在实践奋斗上坚持系统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建设文化”这一重大问题进行科学谋划、整体推进,逐步形成了目标明确、任务精准、特色鲜明的文化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充分说明加强全局性谋划,必须把握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既要善于从全局上分析研究形势、加强谋划,又要善于抓好具体工作、做好具体事情。习近平文化思想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于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国与世界,鲜明体现了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在格局情怀上坚持胸怀天下。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融合,强调要着力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层面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指明新的发展方向、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任务;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战略部署。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邵然)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