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刘诗祥: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

时间:2023/9/27 15:34:03|点击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选择和发展,探索其历史逻辑与选择依据,是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及特征的重要前提。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基于国情的自主选择

  中国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从起点开始就走出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国是在殖民入侵的刺激下开始、被迫进入现代化过程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始终围绕着民族危机的逐步深化和如何应对外国列强的不断挑战这个主要线索。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早期现代化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从物质器物到组织制度变革,再到精神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但从顺序来看,中国现代化过程与西方现代化过程相反。西方内源式现代化过程是由内向外,层层突破,先是思想革命,然后是政治革命,再到工业革命。中国早期现代化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探索性的外源式现代化特点。

  与西方相比,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社会基础完全不同。西方的现代化历时长,经历了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系统性的社会革命。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社会逐步形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领导力量、民众基础和思想认同。而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殖民过程中,由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逐步转变为被掠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中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产生了依附性民族资产阶级和受压迫被掠夺的工农阶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缺乏打破旧秩序的领导力量,而且自上而下的改革很难深入触动原有的超稳定社会结构。在思想传播的浪潮中,工人阶级和他们的知识精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指引社会建设与民族发展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的领导力量,并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人民基于国情的自主选择。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变革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搬掉了中国现代化在制度上的绊脚石,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构建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之后通过改革开放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帮助中国安然度过两次国际经济危机,实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中国逐步突破转型为一个现代化社会。这是中国崛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顶层设计。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来自对世界现代化历程的借鉴与反思

  回顾世界历史,西方现代化历程一直是成就与问题共生的发展过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西方先一步走上了打破封建秩序的现代化道路。英国、荷兰等一些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殖民和商业扩张,迅速积累了巨量财富,并依靠启蒙运动和新教文化进一步打破了封建统治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经过18世纪的政治经济变革,西方现代化发展步入快车道。美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构建了新的政治秩序,塑造了大体延续至今的西方政治格局;得益于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氛围,英国工业革命形成了现代工业经济模式。这种被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称为“双元革命”的变革,使19世纪西方国家建立了全面的优势。以19世纪英国为例,1850年,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世界上将近一半的工业制成品。西方的现代化发展优势,前所未有地显现出来。

  西方现代化发展拉大了不同区域的发展差距,形成自农业革命以来的第二次大分化:世界的一端是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现代生产力在新技术的高效率基础上持续增长;另一端是传统农业国和古典农业文明,生产力仍在原始技术的低效率基础上停滞徘徊。在发展差距的基础上,西方国家大规模殖民,建立起掠夺性的世界殖民体系。西方国家内部也出现了社会分化和阶级压迫,同时西方国家之间也为争夺殖民地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出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发展停滞困境,最终诱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认为,西方早期现代化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也给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19世纪下半叶以后,在西方国家向外殖民的过程中,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开始越出欧洲向世界各地传播。各国对西方扩张的巨大冲浪作出了强烈的回应。但是只有日本通过制度重建迅速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树立了军国主义式的工业化样板。拉丁美洲各国掀起了独立革命,并全盘照搬西方政治制度,但工业化起步非常艰难,重新陷入半边缘化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中,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用新的资本积累和资源调配方式开拓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开始,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出现了日本模式、拉美模式、苏俄模式以及二战后的东亚模式等。种种发展道路充分说明,现代化道路并不是只有西方式现代化一条成功路径,虽然不是所有的发展道路都能成功,但那些盲目照搬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最终遭遇的大多是无尽的磨难。

  二战以后,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带动下,西方发达工业国开始从初级工业化向高级工业化升级。从英国手中接过霸权衣钵的美国,掌握了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主导权,成为全球首强。但西方国家仍然难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或反而成为一些问题的制造者和激化者。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西方虽然经历了环境的破坏到修复的过程,但整体上没有改变对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发展模式。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能源产量的34%,且拒不履行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责任。只要涉及成本问题,一些国家可以突破道德底线去污染公共环境。在国内社会问题上,政治与资本的勾结成为普遍现象,贫富分化严重带来社会阶层分裂与对抗,种族冲突问题时有发生。在国际秩序问题上,霸权主义国家以更隐蔽的方式最大限度榨取其他国家的财富和利益,并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挑起国际冲突与对抗。

  世界现代化历程充分说明,尽管现代化历程始于西方,但不能神话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现代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道路可以遵循,每个国家在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需要适应时代和国情的要求。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经历了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本土化理性反思,到建构自身现代化体系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本质要求系统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发展要求和目标愿景,是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经验的历史继承,也体现了对中国乃至全球未来发展的愿景擘画。

  (作者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经济所助理研究员  刘诗祥)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