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中:继承联大精神,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时间:2022/5/13 15:13:20|点击数:
2022年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深情寄语广大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抗战时期在昆明的西南联大,留下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2020年1月习近平在考察云南省昆明市西南联大旧址后深有感触地指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艰苦简陋的环境,恰恰是出人才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学习继承联大精神,不仅是对今天教育科研的深思,更是用实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救亡图存 报国担当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迀到云南昆明,临时组建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国难当头中,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学界泰斗和精英学子,不顾日寇的封锁,毅然从国内外艰难辗转聚集到昆明,忍受着艰苦生活,以天下为己任,在艰苦的环境中,以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和勇气,创造出教育和科研的奇迹,使西南联大成为知识报国、救亡图存的精神高地。
1938年,著名的清华物理学教授赵忠尧不惜化装成难民,冒险将他从英国剑桥大学带回的50毫克放射镭安全带回,为粒子加速器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为解决试验钢铁来源,后来享誉世界的物理系的杨振宁、朱光亚、黄昆等高年级同学在昆明到处收集废钢铁并建了一座小高炉来炼钢。而多年后,当联大学生杨振宁、李政道获物理学诺贝尔奖,当邓稼先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命令上郑重签名时,是联大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历史回响!新中国划时代的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工程,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个电子对撞机和核电站建成,第一批走进大漠开创新中国的核工业,很多师生后来都成了世界科技领域中的巨人。
在战火硝烟,在敌机的不断轰炸中,联大师生忍饥受饿,仍坚忍不拔,坚守教育阵地,砥砺前行。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周培源的《湍流论》、吴大猷的《多元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杨钟建的《许氏禄丰龙》、金岳霖的《知识论》、冯友兰的《新理学》、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熊十力的《新唯识论》等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都在这时期完成。抗战中,先后有834名联大学生投笔从戎,其中就有梅校长之子梅祖彦。他们中有的在战斗中为国捐躯,有的在“驼峰”航线上血洒长空。联大师生用实际行动将救亡图存、教育科研同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汇聚成不畏困难,报国担当的精神力量,并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学子。正如习近平考察昆明西南联大旧址后指出:“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战火纷扰的抗战岁月里,西南联大充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艰难环境中,在中国共产党团结救亡和民族复的影响下,不仅培养出一大批世界级顶尖人才,而且与中国共产党一道,为抗日救亡,争取民主,为反对国民党分裂倒退和内战,展开了与反动派长期斗争,获得了民主堡垒之称号。在震惊中外的“一二一”运动中,联大师生不惜流血牺牲,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深刻阐释了在党的领导下,如何把握大学教育的本质,如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重任的青年栋梁。今天新时代教育科研,更应以“党旗红”为主色,将个人发展紧紧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浪潮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艰苦奋斗 信念不灭
西南联大可谓精英荟萃,群星闪耀,但那是一群忍饥挨饿,筚路蓝缕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强敌深入、风雨如晦的日子里驱逐日寇,强我中华信念不灭。汪曾祺《新校舍》记述说:校舍是茅草房,椅子当课桌。学生宿舍四十人一屋,十个窗户,每个窗户两张双层床。窗户是几根木条,冬天就糊纸挡风。几十人挤在一间茅草房里,臭虫咬得人夜不能寐。每到下雨时,上铺同学便不得不撑开雨伞,以免雨水从日益增宽的茅草空隙中落下来。一碰上倾盆大雨,半夜里床上就可能成为泽国。学生吃的饭是通红的糙米,饭里什么都有:砂粒、耗子屎……被称为“八宝饭”。图书馆算是全校最好的学习场所,但书架是用废汽油桶、木箱架起来的,下雨时在图书馆看书要打伞。因座位有限,排队预约常常到四五十米之长,图书馆是用汽灯。偌大一个图书馆并没有几盏。每天天未黑,馆外便黑压压地站满了人,门一开便向里涌,涌进门便分头向汽灯下面跑。不幸的是出了一身汗还分不到一点灯光的人。最缺的还有教材,几乎没有人买得起外版教科书。有的课程,一百多名学生教材仅有五六本,得轮流传阅、传抄。同学们每读完一年课程,会把教材转让给下一年级学弟学妹,同时再跟学长学姐借要用的书,即便这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丝毫没有降低。
联大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教授学者,但那个年代能给他们的条件怎样呢?刚到昆明,华罗庚一家六口与闻一多一家八口合住一间不到20平米,用布帘隔开的厢房里。后来实在拥挤不堪,华罗庚只好在西郊普吉租了个便宜的牛圈楼棚住下来,一住便是7年,在蚊虱跳蚤和敌机轰炸的折磨中,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还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20多篇论文,攻克了十多个世界数学史上的难题。
在日机轰炸中,联大师生常常得把教学搬到野外继续上课。费孝通回忆:“跑警报成了日常的课程。警报密的时候,天天有,偶然也隔几天来一次。”哲学教授金岳霖还边跑边写讲稿,有一次炸弹就在附近爆炸,还好安然无恙。被称为“东方物理大师”的吴大猷教授,栖身的茅屋被炸倒,无钱买粮,只能用仅有的混着泥沙的半缸面粉维持了半月口粮。日机扔下的炸弹将校长梅贻琦的办公室连同旁边的一幢宿舍震塌,还炸毁了费孝通的家,幸存的妻子却早产,但没有医院可住,只能在一位牙医的小诊室里把孩子生下来,用好心人凑来的破衣褂,没让孩子冻死。为躲轰炸,很多教授也分散找地方住,有的住在几十里外的远郊,步行来上课。随着日寇进攻滇西和对昆明不停地轰炸,到处是饥饿的逃荒者,师生们生存更艰难。从1937年到1943年昆明的物价上涨了400倍。吴晗因妻子患病,用十六箱藏书抵押给学校借钱。闻一多靠刻印章、梅校长帮夫人卖米糕度日。有许多师生,如社会学家陶云逵教授和辛亥革命元老蔡元培的女儿蔡薇涟,因饥寒交迫和缺乏医疗条件离开了人世。更有至死不当亡国奴,不受日本人礼聘的陈寅恪父子,还有毛泽东曾评价的:“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弘扬优良传统 担起民族复兴伟大使命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震撼着学子之心。
1938年2月,为延续“中国高等教育火种”,在长沙的联大师生分三路入滇:两路分别从香港和广西经越南入滇,最艰苦的一路则由湖南徒步3600里到昆明,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长征” 。虽一路尝尽苦楚,非但动摇不了师生们坚强的意志,还把之作为是实地教学考察。学生每人要写出千字以上的调查报告。中文系学生写成了《西南采风录》一书,闻一多先生沿途作了五十多幅写生画;生物系的李继侗、吴征镒先生,带领学生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其中许多植物标本是过去从未收藏过的。经过矿区的时候,曾昭抡和理工学院的同学还指导当地的矿工冶炼;地质学家袁复礼则一路都在不停地敲石头,向学生讲述地质地貌。师生们沿途还收集了二百多首民歌民谣。这种跨学科的社会实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他们当中有不少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巨匠,如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量子化学专家唐敖庆和航天工业的屠守锷等等1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陈力为等3人;成为著名人文学者的更多不胜数。
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办得有声有色,其中与实践结合,充分发挥出联大师生的创造力,使教学科研不断提高,培养了许多精英人才,取得了蜚声中外的科研成绩。如曾昭抡教授率领的“西康科学考察团”师生,通过专门的考察,为后来攀枝花矿区的开采提供了重要资料。为研究粒子加速器,于是有了中国科学界进军现代物理学领域的第一次会战。虽未取得成功,但联大物理系师生曾经为之奋斗过的事业,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学子,后来都成了各个领域响当当巨人。在新中国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原联大的师生几乎占了一半,可谓群星灿烂。从校长梅贻琦到先后任教的300多教师和著名学者;从8000多学子中走出的世界级专家,到从军抗战和参加革命奋勇斗争的志士,无不谱写着爱国报国,与时代共命运,担当、自强的民族风骨。
联大的故事,多不胜书。联大的奇迹,让人称羡。回顾历史,在那样一个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生死考验间,联大师生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充满奋发图强,匹夫有责的爱国意志,自觉担当起科教救国、振兴民族的重任,仍坚定不移,充满活力地教书读书和科研攻关。如陈岱孙教授所言“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永不动摇的信念、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曾启发和支撑了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对敬业、求知的追求。”习近平曾在西南联大三校之一的南开大学考察时曾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他引用张伯苓老校长的“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西南联大的爱国奉献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在联大师生的身上,不仅展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良知和担当意识,更体现着中华民族团结坚强奋进的力量。
今天,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已昂首阔步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扬和继承联大精神,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把教育和科研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体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执笔:云南省社科院历史文献所研究员 蒋文中)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