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刘诗祥: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时间:2023/3/28 9:57:10|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论述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中央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判断和部署。

  一、“首要任务”源于对我国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环境的科学判断

  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201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首次突破1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丧失了原有的竞争优势,既无法与低收入国家在生产低端廉价产品方面竞争,也无法在技术研制和高端产品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从而经济长期停滞与徘徊。当前我国新发展阶段同样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中低端产品市场容量趋于饱和,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不协调不充分问题日益显现,依靠规模扩张和投资带动、低效益高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新发展阶段是一个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要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就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塑竞争优势,实现从模仿到创新、从零件组装到掌握核心技术的跨越,实现发展动力变革和结构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发展条件的必然要求。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带来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长也日趋增长。基于此,国际上一直有不同版本的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前有“谁来养活中国人”,也就是当中国达到现代化的“营养水平”,那么全世界的粮食够不够吃?后有美国奥巴马在总统任期间的一个公开讲话:“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人也过上与澳大利亚人、美国人同样的生活方式,那么,全世界都将处于非常悲惨的境遇,因为地球会无法承受。”党领导人民选择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对中国资源环境威胁论的有力回应,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变革,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实现更为集约化地利用资源,更为低碳化的新型工业化进程,更为低碳化的生活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前提下的经济社会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国内国际各项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日益凸显,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党内也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在国际政治问题上,西方国家始终存有西化、分化、打压、孤立中国的图谋。在国际经济形势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西方主要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全球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问题更加凸显。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才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守住安全底线,确保我国现代化事业不错失机遇、不会被打断进程。

  二、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特点

  从发展本义上,高质量发展可以理解为更高效益、更小代价、更可持续、更加协调、更为安全的发展,从产业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产业链更为完备、价值链更为高端、工业化水平更高、产业竞争能力更强、产品供给更充分、产品质量更优、制造技术更先进等含义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是从我国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当前发展阶段,传统的依靠投资驱动、牺牲生态环境、物质主义膨胀、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掠夺别国资源等来实现的发展道路已不可持续,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走出一条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路。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去主要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动力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新常态下,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实现我国经济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从创新的范围看,由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和人的素质能力的提升,扩展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将创新贯穿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旨在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力求通过补齐短板化解突出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快速、粗放的经济增长,使我国发展产生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例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尽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尽管总体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不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且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一些地方简单追求GDP,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人民群众意见很大;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失衡,尽管经济在发展,但有不少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产业结构亟待升级;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不诚信、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严峻,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实现绿色发展,就是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导向,在促进物质生产和财富积累的同时,在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废弃处理再生全过程中,坚持低消耗、低排放,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刚性约束。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需要更强的开放动力和更广阔的国际空间;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有许多难啃的硬骨头,需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难度改革,创造新的开放红利。从国内外关系看,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加强和相互影响加深,两个市场更需充分开拓,两种资源更需统筹利用,两类规则更需合理衔接,均衡把握两个大局显得更加紧迫。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已大幅提升,对外开放已走到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如果说,过去开放注重的是“引进来”,是顺应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示风采;那么今天的中国更多的是“走出去”,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同搭建国际合作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宣示:“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无论面对什么情况,中国都不会主动关闭开放的大门。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会以平等合作的开放心态对待任何国家的发展。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共享发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能否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前,我国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经济发展为我们追求共同富裕、实现共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不断积累,已经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成为现实而紧迫的要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共享发展是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只有坚持在实践中把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到各个方面,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才能真正激发起每个人的创造活力,汇聚形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三、找准关键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推动创新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科技创新制度保障,优化企业创新生态和激励引导机制,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持续优化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多层次的创新体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着力推动协调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大力度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减碳关系,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落实好碳中和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着力推动开放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积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发展,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持续完善外资安全审查机制,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着力推动共享发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机会公平。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着力推动安全发展。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健全和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新型的产供储销体系,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

  作者: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经济研究所  刘诗祥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