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陈曦: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时间:2023/9/28 16:23:57|点击数: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入阐释了文化建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是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演变轨迹中汲取的宝贵经验,更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也对文化工作者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了要求。

  一、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自信才能自强。”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基石,“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周易·彖传》曾明确提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明的奠基者秉承着“参赞化育”的气魄“开物成务”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三皇五帝的传说承载了久远的历史记忆,曾经给予中华儿女自信、自强的动力。近代以来,文化建设者们摆脱了极端的“信古”与“疑古”思维,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对中华文明进行积极的“释古”。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特别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给予中华儿女极大的鼓舞。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带领中华儿女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表明:“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第二个结合”为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成就是全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养分,我们“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文化教育、舆论宣传工作“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二、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秉持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始终呈现出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从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来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多种地域文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互补、相融并整合为一体,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显著特征。“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禹出西羌,文王生北夷”,这些战国以来的远古传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模糊认识。考古研究表明,“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中华文明的长期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历史经验表明,中华文明越是处在强盛繁荣的阶段,越是呈现出开放与包容的胸怀。汉唐时期,太学、兰台、东观、翰林院等文化机构发挥了传承文化的作用,对外交流也得到蓬勃发展。西域、外国的哲学、科技、艺术等为中国文化提供了新鲜的养分。同时丝绸、瓷器、造纸术、炼丹术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儒家思想和中国化佛教、中原地区的律令制度、汉字表达的种种文化模式,传播于邻近的国家,构成了东亚文明的基本特征。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中华文明近代以降的复兴历程来看,“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在中西交流与新旧文化的碰撞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历史唯物主义在东西文化论争中崭露头角。毛泽东曾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中国的新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2012年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保障。“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三、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进新时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成为更加迫切的任务。“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华民族的强盛与繁荣不仅仅体现在疆域的辽阔、物质、经济财富的丰饶,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支柱。近代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成功引领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独立富强起来的历史表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持正确思想的指引,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不能旁落。“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充分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文化是全民族共同创造的成果,优秀的文化成果反映着时代的精神风貌,不断推陈出新。文化生产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响应时代的需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做到不负韶华、不负人民!

  作者: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历史、文献研究所  陈曦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