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任仕暄、黄静: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时间:2024/8/13 17:13:58|点击数: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1978年12月,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推动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推向前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擘画,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在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好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推动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开放,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二、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实现到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过去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参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学习,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需要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积极主动实行对外开放,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继续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运动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主要方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了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点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改革开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分别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哲学所研究员  任仕暄;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黄静】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