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沈向兴、尤功胜、周月、李娅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与启示

时间:2022/3/17 9:39:40|点击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与启示

  Yunnan's Practice of Consolida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作者简介:沈向兴,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副院长,研究员;尤功胜,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科研处副研究员;周月,女,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科研处助理研究员;李娅婕,女,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科研处助理研究员。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34。

  原发信息:《民族研究》(京)2021年第20214期 第26-38页

  内容提要: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共融共长的地区,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最典型的地区。总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文章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性、时代性、历史性、统一性和差异性,总结了“一心一意跟党走”“一个大家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一个示范区建设”的云南实践,分析了云南实践的理论、历史、现实依据,并认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多元一体、以民为本、发展优先和总体安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铸牢。

  关 键 词:多元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实践

  标题注释: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云南基地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NZK202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期刊名称:《民族问题研究》

  复印期号:2022年01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断的提出,反映出人们对民族话语体系认识是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历了从“树立”“培养”到“铸牢”三个不同阶段,内涵阐释也经历了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的转变。随着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我国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共融共长的地区,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省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特有少数民族15个;跨境民族16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11个;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40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162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①云南不仅是我国民族多样性最丰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民族关系最安定、融洽,民族凝聚力最强的边疆地区。云南民族关系史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文化相交相融、共存发展的典型。“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云南省立足边疆、山区、民族、贫困的省情特点,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全力推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开创了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经验。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性认识”

  笔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政治性、时代性、历史性、统一性和差异性,将这“五性”统一起来、辩证理解、总体把握,是正确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基础工作。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性认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工作。从牢固树立到积极培养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认识过程,也充分体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需要。从中央文件到学界研究成果,都表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话语体系核心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后才逐渐丰富和成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潮流、时代背景和未来走势的深刻把握,更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争论和非议的有力回应,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政治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意义,不仅在于缓解民族多元与国家一体之间的张力,而且还在于中国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积极塑造国民身份与国家特性,从而为国家发展提供认同资源与精神力量”。②我们应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意义和深刻内涵,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性认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指明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深层次变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提供了时代依据。新时代确立的时代背景、历史方位和行动指南也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社会、人们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国际形势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进程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③我们需要胸怀“两个大局”,站在全球治理的角度,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前景,全面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保持战略定力,最广泛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接续奋斗。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认识

  “中华民族”观念的提出与认同,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④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国历史从文明产生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民族。这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民族,几乎不约而同地不断向着中原经济富庶、文化发达之地聚拢。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逐步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共同的命运把这个整体熔铸为一个真正牢不可破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离的一员。这个过程也被学界称为中华民族自在到自觉的过程。因此,除了研究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般历史外,还需深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觉史研究,有助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为客观的历史借鉴和基础性的认知支撑。⑤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渊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历史意义,准确把握不同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使命任务、发展演变和历史逻辑。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一性认识

  “多元一体”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1988年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作题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讲,指出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体”与“多元”的关系,用“多元一体格局”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本质特征。⑥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从自在阶段到自觉阶段、从多元一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而非“虚体”、统称或共称。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实体性、整体性将不断增强和牢固。⑦我们所认为的统一性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共同性”的认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志,充分认识到56个民族是一个内部共同性不断增强的更大的共同体,56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⑧我们应树立全局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的一面,增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性内涵的认识。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差异性认识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除了要承认其统一性,也要正确认识其差异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56个民族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和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两者辩证统一。⑨中国共产党十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在各个时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理论和制定的政策都涉及如何处理多样性和整体性、差异性和一致性的问题。⑩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差异性认识,需要求大同存小异,在坚持中华文化这个总前提下,深度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内核,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以及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

  云南作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文化相交相融、各民族共存发展的典型省份,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对云南民族问题都进行了点上和面上的研究,进行了一些田野调查和学术讨论,总结了一些民族团结进步经验和典型案例。然而,从现有研究来看,笔者认为,学界对云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总结仍然不够透彻,特色不够鲜明,代表性不强。为此,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的鲜活实践,进一步深化对云南实践的认识。

  (一)“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云南实践

  “一心一意跟党走”,这句通俗的话实际上是边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最好阐释,也是各族人民基于客观事实对中国共产党认同的主观反映。云南作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缩影,同时又是一个边疆省份,各族人民对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脱贫致富,共同繁荣发展的感受更深刻,获得感、幸福感也更强烈。

  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既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实践探索的丰碑,也是指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面旗帜,更是云南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最真实写照。1951年元旦,云南“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召开,思普地区二十六种民族(包括支系)的代表以佤族特有的“剽牛、喝咒水、盟誓”的习俗,与思普地区党政军领导人在宁洱红场“会盟立誓”,立下“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民族团结誓言,并勒石立碑。誓词碑建立的过程,是动员多元主体、激发社会活力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初心与边疆各族人民跟共产党走的民心相结合的产物。(11)云南以民族团结誓词碑史实故事为素材,建设基地,制作影视,开设课程,深入宣传党的民族工作历史、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和民族法律法规。

  1953年12月,佤族头人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信,表达他们坚定要做中国人、坚定跟共产党走的决心。2021年8月,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12)汇报阿佤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佤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同样表达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20世纪60年代,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遍大江南北,充分表达了临沧佤族人民过上幸福日子后,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六十年来,边疆少数民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依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帮扶政策,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强基础、抓产业、兴教育、护生态,闯出了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实际的脱贫致富路,摆脱贫穷困扰,以全新姿态踏上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唱出了更多更美的“阿佤新歌”。

  从“以碑为誓”和“以信为媒”这两个典型案例可以来看,无论是新中国的成立,还是中国进入新时代,云南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都没有变。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云南各民族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两个案例,我们认为用“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与云南边疆各族人民的关系是非常准确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昭示着,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领导是伟大而正确的,云南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云岭大地也才会有一曲曲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颂歌。(13)

  (二)“一个大家庭”的云南实践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4)云南省始终坚持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真正实现了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呈现了多民族和谐共处、多种宗教和谐共存、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景象,云南的不少实例都展示了各民族团结和谐、互相尊重、大家都是一家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形成了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典范。中国56个民族中,云南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26个,各民族交叉杂居、分布很广,其分布特征是聚居与杂居相交织,全省129个县(市、区)没有一个县是汉族单独居住,也没有一个县仅仅只有一个民族居住。云南很多村子都有几个民族杂居,有的甚至一个大家庭里有几个民族。云南所展示的民族多元互补的这种文化状态,也极具价值。全世界的人类学者都对民族和宗教的和睦相处、多元共存现象有极大的兴趣,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而云南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具有较强的示范性。比如,云南大理州郑家庄被誉为“7个民族一个庄”,125户人家有藏族、汉族、傣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和彝族7个民族成分。20多年来,7个民族亲如一家,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上访,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为民族和谐共处的典型代表。

  第二,形成了多种宗教和谐共存的局面。云南从自身多种宗教并存的客观实际出发,坚持依照法律法规管理宗教事务。云南怒江州丙中洛镇一个家庭6个成员分别信仰5种不同宗教,祖父信仰天主教、祖母信仰基督教,父亲信仰藏传佛教,母亲信仰本民族原始宗教,儿子又信仰天主教,儿媳没有宗教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做到了和谐相处、互相包容、互相促进,成为宗教和谐共存的民间佳话。云南省多种信仰问题不但没有成为“问题”,反而在引导众多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云南“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局面在全国民族地区,乃至世界多民族、多宗教地区都是十分突出的,也是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潮流的。(15)

  第三,形成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现象。云南多民族和多宗教共存的也带来了多元文化,除了传统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外,还有南方丝绸之路文化、滇西抗战文化、中原文化、边地文化、本土文化等。云南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提升文化软实力,截至2020年,云南省共25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涌现了杨善洲、高德荣、朱有勇、杜富国、张桂梅等重大先进典型。持续提升中华文化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在全国首创“国门书社”,于中缅等边境口岸开办19家“国门书社”,先后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尼泊尔四国成功举办跨国春节联欢晚会。云南省与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共建柬埔寨金边中国文化中心、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云南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实体书店10个。云南民族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增强。

  (三)“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云南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6)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这样的特殊群体——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全国有28个人口较少民族,云南就占了11个。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发展起点低、底子薄,再加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贫困问题非常突出。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云南把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列入脱贫先行攻坚计划,出台了《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政策,创新实施“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的攻坚模式,推动独龙族、基诺族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千年跨越,成为兑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庄严承诺的典范,创造了属于云南的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模式。

  第一,一跃千年的独龙族。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只有6930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一直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2014年4月10日,历时3年,堪称国内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全长6680米的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全线贯通,从此独龙族人的“富裕之路”全线开通。在建设“富裕之路”过程中,云南省明确以整乡整族脱贫、实现独龙江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上海市对口帮扶,国家、省、州投入10.8亿元资金用于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等六大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意味着在每个独龙族群众身上的投入达到约25万元。这样的投入力度在中国,乃至世界扶贫史上均属罕见。全乡1000多户群众全部住进新建的特色民居,草果、重楼、独龙蜂、独龙牛等种养殖产业逐步形成,旅游业也加快发展,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富裕之路”打开之后,独龙族群众实现从“让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化,通过实施集中扶持,昔日封闭、原始、贫困、落后的独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第二,“最后定族”到“率先脱贫”的基诺族。基诺族是1979年国务院正式确认的我国第56个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这是全国唯一的基诺族乡。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基诺族总人口为23,143人。2000年4月,云南省政府在景洪召开现场办公会,确定对基诺山进行整体扶持,列入当地“两山”扶贫综合开发项目。在党和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基诺族人民积极开发热区资源,推动产业致富,通过种植橡胶、茶叶、砂仁和水果,养殖生猪、家禽和蜜蜂等,实现山乡农民脱贫致富。2018年,基诺族仅剩的17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成为全国第一批整族脱贫的直过民族,也成为跨越发展和“后进”赶上“先进”的典型。(17)基诺族40年的巨变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确英明;巨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巨变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文明整体性进步的象征;巨变也证明了中华文明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包容性、进取性的博大精深的文明。(18)

  (四)“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云南实践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19)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云南省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净化政治生态,着力破解各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增进各族人民的民生福祉,让云南各族人民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第一,交通强基,打开通往富裕之路的钥匙。云南先后实施综合交通三年攻坚战、“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初步建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省公路里程超过29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9000公里,是2012年的3倍,110个县(市、区)实现通高速。铁路营运里程4233公里,是2012年的1.8倍;高铁从无到有,营运里程达1105公里。(20)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0个,4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8个民族自治州有48个县通高速公路,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邮、通硬化路。(21)

  第二,教育兴民,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健全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政策,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政策,为各级、各类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和经费保障。把“控辍保学”作为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重中之重,建立“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全省辍学学生劝返率达99.7%,因贫辍学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129个县(市、区)建档立卡户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8.7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05%,129个县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2)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基本实现一县一示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任务全部完成,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效明显,云南省高校研究生阶段少数民族在校生数由2016年的3769人增长至2020年的7538人。(23)

  第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953年1月24日,经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云南省第一个相当于专区级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云南边疆地区开创民族平等时代的到来,是党在云南边疆地区民主建政初步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政治意义,特别是对边境地区各族人民的人心向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24)而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过程中,选用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实践证明,一大批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各地区、各部门成为建设云南、繁荣云南、稳定边疆、协调民族关系、带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25)2016-2020年,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

  (五)“一个示范区建设”的云南实践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要求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7)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云南把“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当作重要政治任务,把民族工作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以全面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为抓手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同步,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和“兴边富民”工程,全面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实质成果。(28)坚持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示范区建设始终,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制定《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目前,全省有6个州(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市),59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10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29)

  第一,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体系。云南不断优化职能职责,打造各类主题教育场所。云南建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研究中心)80个,主题公园127个,现场教学点19个,示范基地11个,主题教育戍边馆6个,基层实践站(讲习所)3个,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30)

  第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联盟。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突出边疆民族和区位特点,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单位)、进企业、进乡(镇)、进农村(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政法系统、进搬迁安置点及家庭、进医院、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十进”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探索“行政接边地区创建联盟”“边境地区创建联盟”“高铁沿线创建联盟”等创新做法。(31)

  第三,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典案例。2019年12月1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边疆民族自治地方特色的创建路子,为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做出了贡献,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云南省以红河州为创建典型,加强总结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比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经验交流座谈会,加强学术交流;加大红河州各民族团结案例的宣传,加强对“宾弄赛嗨”(32)跨族互助制度的介绍。

  三、“云南实践”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精神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进行的,是在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积淀下深化的,也是中共云南省委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奋斗出来的。认清“云南实践”形成的理论、历史、现实依据,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云南实践”。

  (一)“云南实践”的理论依据

  中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的研究是从20世纪初期开始的,经过百余年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对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国家建设与发展贡献巨大。一方面,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进行了梳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理论价值、建构路径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数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民族理论专家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界围绕“多元一体格局”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调查,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结论,对我们理解“何为中华民族”“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创新,对处理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作发挥了指导作用,这也为云南省在不同时期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理论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33)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云南民族工作,多次对云南民族工作给予肯定并做出指示、批示,尤其是2015年1月、2020年1月两次考察云南时都对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做出重要指示,为云南省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

  (二)“云南实践”的历史依据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早在先秦时期,云南的土著民族就与氐羌、百越和百濮等民族群体相融合,形成了多民族杂居的最初状态。(34)公元前279年,庄蹻入滇,下令人民易服换装,改变生活风俗和习俗,促进多民族融合,成为一座民族团结友好的丰碑。秦汉至唐宋时期,随着汉族的不断迁入,云南各民族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元明清时期,大量的汉族人民进入云南,汉族成为云南的多数民族,其他民族随即成为少数民族,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格局真正形成。(35)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云南昆明发生了著名的“重九起义”,随后向全国发表了“各族结为一体”的声明。1934年,云南历史上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班洪事件”,班洪、班老地区佤族人民爱国抗英,各族人民团结御侮,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1951年,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在普洱市宁洱县建碑,26个民族代表宣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经济和社会发展驶入发展“快车道”。

  从先秦时期到改革开放,绵延2000多年。可以看出,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云南各民族融合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各民族“团结一心,亲如一家”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为“云南实践”提供了真实可考的历史根据。

  (三)“云南实践”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民族工作吹响了新的时代号角,迈上新的更高水平。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建立健全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省、州市、县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民族工作部门职能,出台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牢牢把握了民族工作主动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政策、资金和项目更多地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均衡、更加充分。坚持“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调整优化互嵌式社会结构,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模式和路径,大力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努力构建各民族精神家园,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专题展览,搭建主题教育馆(研究中心)、主题公园、现场教学点、示范基地、主题教育基层实践站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民族事务依法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实施了《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建设规划(2015-2020年)》,颁布了《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不断提升示范区建设的法治化水平。(36)

  经过全省上下的努力实践,云南省民族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不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部分工作亮点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为新征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再实践奠定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和法治基础。

  四、“云南实践”的经验启示

  民族的客观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云南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是关系云南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云南民族工作不断探索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贡献“云南智慧”,提供“云南样本”。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7)云南作为欠发达省份,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既面临与全国一道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重大任务,也面临全面净化政治生态的重大政治任务,同时还要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叠加,边疆问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织,加之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任务繁重,各项工作难上加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共云南省委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最终与全国人民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同步迈进小康社会,共同踏上新征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的局面加速形成,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信心更加坚定。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不可能有云南4700多万各族儿女的幸福生活。

  (二)坚持多元一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38)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自古以来,云南是我国民族多样性最为明显的地区,也是我国民族关系最为长治久安的地区,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最典型的地区,(39)“多元一体”贯穿云南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史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就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大家庭的归属感。彝族创世史诗《查姆》、纳西族创世史诗《崇搬图》、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还有白族、瑶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都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共根同祖的感情,多元一体意识根植于各民族精神深处。(40)在历史、宗教、文化的综合作用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不断延续和升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云南省之所以能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和中华文化认同的结果。

  (三)坚持以民为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41)中共云南省委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群众至上,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省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团结各族人民加快推进中国最美丽省份、平安云南、法治云南、数字云南、健康云南的建设,统筹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让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惠及广大各族人民群众,让各族人民群众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2)如果没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责任担当和真干实干,就不可能获得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云南各族人民群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主体,是云南4700多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

  (四)坚持发展优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任务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共同奋斗,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胜利,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云南篇章,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当前,云南省委正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奋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踏上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正是因为牢牢牵住了发展这个“牛鼻子”,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才换来了云南各族人民幸福安定的好日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五)坚持总体安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底线

  治国必治边,边疆安全关乎着国家安全、人民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提出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牢牢掌握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主动。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拥有26个口岸,其中一类口岸20个、二类口岸6个,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4060公里边境线,边疆安全挑战和压力巨大。云南省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扛实安全责任,找准云南国家安全工作定位,突出抓好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全、边境安全、外部安全、生态安全等工作,坚决守好神圣国土。尤其是2020年以来,面对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云南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边疆各族人民冲在前线,筑成“抗疫长城”,为防止疫情输入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和云南各族人民赢得了安全的发展环境。可以说,没有安全稳定这个总前提,就不可能实现各民族的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就不可能形成。

  五、结语

  云南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最典型的地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听党话、跟党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民族工作经验,创新民族工作做法,深化民族工作实践,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取得新突破,用实际行动和重大成果诠释了使命担当。为了更好地总结云南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做法,我们提出了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度,理解其提出的政治意义和时代意义,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渊源,充分把握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在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云南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展现了“一心一意跟党走”“一个大家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一个示范区建设”的鲜明做法,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对这些实践案例的总结不仅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启示,也可以为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创新提供一些现实依据。

  同时,中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鲜明特征的云南实践最终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落实。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创新,对处理不同时期的民族工作发挥了指导作用,这也为云南在不同时期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对云南客观省情的尊重,云南各民族才能实现团结繁荣发展,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当前,云南民族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边境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意识形态风险等多重安全风险叠加,对边疆安全稳定形成巨大压力,对边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生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对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更新要求。同时,随着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的实施,各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结构产生了深刻变化,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问题也更加突出。新时代,云南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项基础性工作仍是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注释:

  (1)参见李正洪:《云南“民族”基本新省情的丰富内涵》,《中国民族报》2020年7月23日。

  (2)朱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性的现代性转化及发展》,《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

  (3)参见朱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性的现代性转化及发展》,《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

  (4)参见罗辉翾:《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

  (5)参见黄兴涛:《深化中华民族自觉史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

  (6)参见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7)参见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

  (8)参见王延中:《从“多元一体”到共同体》,《云南日报》2021年6月25日。

  (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

  (10)参见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

  (11)参见章忠云:《继承弘扬“誓词碑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日民族》2021年第5期。

  (12)参见《习近平回信勉励云南省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人民日报》2021年8月21日。

  (13)参见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著:《辉煌云南70年》,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页。

  (1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年9月29日。

  (15)参见王延中、管彦波:《云南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与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

  (16)《再赴内蒙古考察,这些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切》,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9年7月17日,http://cpc.people.com.cn/GB/n1/2019/0717/c164113-31238657.html。

  (17)参见董学荣:《“直过民族”跨越发展的基诺族模式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18)参见《云南基诺族实现整族脱贫纪实》,《光明日报》2019年7月5日。

  (19)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00页。

  (20)参见《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发布会》,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2021年6月25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1/zuixinfabu_0625/3944.html。

  (21)参见《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专题发布会》,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2021年4月27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l/zuixinfabu_0427/3789.html。

  (22)参见《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体育专题发布会》,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2021年5月17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1/zuixinfabu_0517/3837.html。

  (23)(30)参见《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专题发布会》,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2021年4月27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l/zuixinfabu_0427/3789.html。

  (24)参见和丽琨:《云南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开端——云南省档案局(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公布档案(二)》,《云南日报》2021年6月5日。

  (25)参见王延中、管彦波:《云南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与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

  (26)参见周斌、曹松:《彩云之南奏响华彩乐章》,《经济日报》2021年5月31日。

  (27)参见《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

  (28)参见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著:《辉煌云南70年》,第32页。

  (29)参见李晓东:《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绽放——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5年发展综述》,《中国民族报》2020年9月24日。

  (31)参见《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专题发布会》,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2021年4月27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1/zuixinfabu_0427/3789.html。

  (32)“宾弄赛嗨”是傣语音译,“宾弄”意为亲戚,“赛嗨”意为朋友,“宾弄赛嗨”意指傣族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与其他民族交往而结成的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关系。

  (3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34)参见王文光:《云南民族的由来与发展》,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35)参见周玲:《云南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影响》,《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3期。

  (36)感谢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提供相关资料。

  (37)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25-429页。

  (38)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新华网,2015年9月30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30/c_1116727894.htm。

  (39)(40)参见伍雄武:《多元一体——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之一》,《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年年第5期。

  (4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42)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8年4月19日。

来源/作者:《民族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