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水文化 解决水难题——专访水历史与文化专家郑晓云
时间:2017/8/4 15:10:04|点击数:
水是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水造就了人类文明,文明提升了人类对水的理解和运用,关注水不仅是人类既往的生存之基,而且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聚焦“7.20昆明暴雨”,对我院郑晓云研究员进行了专访。郑晓云研究员结合近年来水文化、水历史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直面现实,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寻根追因,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昆明遭遇的水难题,旁征博引,为昆明治水及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问:郑老师,您好!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近年来您在水文化和水历史研究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
郑晓云:过去三十多年,我一直致力于水文化及水历史方面的研究。我对水的研究是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水文化展开的,云南及周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水文化十分丰富,各民族的发展与水有着极大的关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水密不可分。通过大量对水的研究,我们能够认识并了解水文化现象,这对于我们处理水问题,实现水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最近几年,我一方面通过对中国水历史进行梳理,开展对中国水文化的研究,努力将中国丰富的水文化、水历史介绍到国外,与国际上研究水的学界同仁交流、学习,让国外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水文化。另一方面,我也数十次地到国外进行调研与相关学术活动,开展国外水文化、水历史研究,以期对国际水文化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沟通中外的水文明。因此,这几年我努力试图将中外水历史、水文化做比较研究,例如关注古代中国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水历史比较研究,这样横向比较研究有助于挖掘到更多的水文化内容,丰富国际水文化研究内容,有助于从水的视野促进中外古代文明的理解与研究的交流,促进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
问:在昆明的城市化进程中,就治水而言,我们应如何向历史学习?
郑晓云:中国是一个河流国家,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河流一直在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古代的昆明就建在盘龙江边,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过合理完善的水系统,从选址、建设到后期管理,均考虑到了水的因素。昆明古代城市就有供水河、城内河道、池塘、护城河、排水沟河、连结滇池的河道等城市设施,它们相互贯通,形成一个城市供水、循环、蓄水、排水的系统,维持着城市的发展与水安全。就城市内涝而言,在一般年份下,雨水基本被城市水系统所聚蓄,一般不会因暴雨造成城市内涝。如清代昆明出现的出现过的几次大水灾,都是盘龙江大洪水造成的。说到底,现在昆明下暴雨易形成内涝,这与自然的水系统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只是“摊大饼”,忘掉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没有将自然的水系统考虑进城市规划建设中。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汲取这些历史经验,在城市的建设中做出一个系统的、战略的水系统设计,解决才能化解水危机。
问:在雨水多的年份,我们如何利用好丰富的雨水资源?
郑晓云:四年前,昆明同样经历了一场大暴雨,城区出现了大面积积水。当时我在接受《春城晚报》采访时说过,全球气候紊乱是个趋势,城市暴雨已经是一种新型灾害,将来会越来越频繁。如果昆明没有大的动作,明后年还可能会有暴雨灾害,甚至比今年更严重。我还说过,一遇大雨就淹的昆明需要一批就地聚蓄雨水的设施,如景观蓄水池、地下蓄水池、大规模搜集利用雨水、道路下穿等内涝节点建设固定抽水站等。但遗憾的是,四年过去了,这些蓄水设施并没有建立起来,昆明在面对暴雨来临时仍然束手无策。日本东京通过修建大型地下蓄水池,有效解决了城市内涝,是一个例子。我认为,把就地蓄水系统设施建立起来,昆明一方面能够大规模地收集雨水资源,节约能源,尽量利用好水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城市内涝。
问:昆明在面对突发性暴雨时,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做些什么?
郑晓云:从宏观角度来看,昆明要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难题,政府需要动大手术、下大决心。相关部门除了借鉴古代人的智慧,利用好自然条件,也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此外,要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加雨水收集设施,增强城市防汛排涝能力,提高雨水的就地吸附能力,这是昆明解决城市内涝及应对其他自然灾害最有效的途径。我希望昆明少建设几个房地产项目,多有几个景观蓄水池、地下蓄水池。如果昆明有更多像翠湖一样的内湖水池,那么昆明这个城市对水的吸附能力将会大大增强。地下蓄水池也能将雨水蓄到地下去,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从微观角度来看,在面对突发性降雨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平台,及时准确地报告雨情、灾情,更主动及时地公开灾情讯息,多与民众沟通,让民众尽早获悉天气、城市排水、交通等情况,及时做好防范准备,减少出行,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问:文化在解决水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化在水治理中的作用?
郑晓云:前些年,我提出“文化、制度、技术三位一体的手段是化解当代水危机的重要途径”等观点,得到了学界的较高认同。我们现在的水治理,技术、资金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但为什么还是治理不了水?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水文化的缺失。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与自然的距离不是缩短了,而是拉远了。
水文化是人类认识水、利用水、治理水的相关文化。我们需要从观念和价值观上对水有个重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增加水知识、提高水意识、建设水友好的行为与社会来化解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待水,可以上升到伦理的层面。在国际上,水伦理的研究与运用已成为水文化建设与运用的重要内容。水伦理不仅体现在理论方面,而且进入到了实际的操作当中,欧洲很多涉及水的工程项目都要进行水伦理评估,已经形成制度。所谓的水文化,就是理解水、亲近水、保护水以及爱护水的意识、行为、制度、行动。水文化不是空泛的,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水文化是可以感知的,可以触发你的灵感与情绪、形成水友好的行为。
专家简介:郑晓云现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院长助理、民族学所所长、国际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人类学家、水历史与文化专家。郑晓云是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四个一批”理论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岭文化名家”、“云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获得者、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2011-2015),现任法国水科学院院士、美国水文化研究所官方顾问、越南国家文化艺术研究院荣誉教授等职务。2017年被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郑晓云的长期研究领域包括:水文化、水历史与水环境问题、文化认同问题、跨境民族问题、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等。在中国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及海内外以多种文字发表140多篇学术论文,著编学术著作十余种。
来源/作者:念鹏帆/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念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