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忠、陈琤: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云南对策
时间:2023/3/16 15:38:37|点击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交通强国”既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大举措。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桥头堡和辐射中心,构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命运共同体,形成互补共促、共建共荣、持续繁荣的发展格局,离不开强大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的重要纽带。没有强大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形成了硬阻隔,交易成本过高,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政府政策导向力量,市场经济激励机制力量和居民自主流动力量三种根本动力源泉就会缺乏内生性、长效性和聚合性,难以形成对国内国外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聚合力和竞争力,难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难以开创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新局面,难以产生对内对外经济发展的带动力、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一、“交通强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骨骼系统
云南处于中央多个重大战略部署的叠加区、交汇点、衔接处,是“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的主体省份,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覆盖区,肩负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大通道、桥头堡和辐射中心的历史使命,多个战略有覆盖、交叉、连接和互补,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也必须大有作为。云南建设以昆明为起点、以西南内陆省份为腹地、以陆海运输为重点的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的国际交通大通道(以下简称“国际交通大通道”)的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
(一)建设国际交通大通道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云南建设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求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面向的是经济发展快、市场潜力大、资源丰富的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国家的国际市场,而背后是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充裕的国内市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互补性强,最有利于打造世界更加完备、更加多元、更加丰富的产业链、供应链。我国西南六省(区、市)、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力支撑和中国—中南半岛与孟中印缅两大经济走廊的联动发展,是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大通道和桥头堡的内外两翼五大部分的基本力量,而建设国际交通大通道则是凝聚这些基本力量的重要通道和枢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举措,是拓展、丰富和完善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干、分支和枢纽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西南构建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中南半岛与孟中印缅两大经济走廊联动发展,贡献云南力量、云南智慧和云南方案。
(二)建设国际交通大通道是打破美国对我封锁、加快实施印度洋战略、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通道。当前及今后美西方打压中国将长期化、常态化,东部沿海的压力会增加,而南亚东南亚是美西方相对薄弱环节,在RCEP生效、美推进“印太经济框架”的背景下,建设国际交通大通道,加快实施印度洋战略,是我国打破美国封锁的重要路径。目前,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以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为重点的互联互通网络,而且已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中欧班列成绩十分显著。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后,西部陆海新通道也得到加快推进。但是,面向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通道由于种种原因推进较慢,制约了西南特别是云南的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国际交通大通道有利于完善我国西南对外开放格局、深度融入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经济圈、维护西南边疆安全,也有利于推动“一带”和“一路”的衔接,深化陆海双向开放,促进西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建设国际交通大通道是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2019年颁布实施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定位: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是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是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陆海贸易通道,是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四大通道”。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通道和物流设施建设,提升运输能力和物流发展质量效率,深化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对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连接“一带”和“一路”的纽带作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强化措施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云南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覆盖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涉及云南对内对外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与合作机制衔接“4+1”为重点的相关领域项目也是云南建设国际交通大通道的重要支撑项目和重要支撑力量。
二、骨骼系统不健全是云南难以取得大发展的根本制约
谋划和推动建设国际大通道,主要存在境外通道建设和境内通道建设不相匹配,产业链供应链和新通道发展不相匹配,云南制度政策落实力度和新通道建设要求不相匹配等问题。其中,交通骨骼系统不健全是云南难以取得大发展的根本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境外交通建设远远滞后于境内交通建设;省内交通联系南北向交通大骨架远远滞后于东西向交通大骨架;省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园区之间的微循环交通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三个方面的滞后,特别是境外大骨架和域内微循环“一外一内、一宏一微、一大一小”两端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云南的大发展,严重制约了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严重制约了辐射中心的建设,从“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系统来看,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尚未成形,境外域外大市场、大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域内小市场、小资源尚未有效配置,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目标尚未达成,严重制约着政府政策导向和市场经济激励机制以及居民自主流动的效力、效率和效果。
(一)境外交通建设远远滞后于境内交通建设。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大通道、桥头堡和辐射中心,建设通达南亚东南亚及印度洋的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云南已有多条通向境外的铁路、公路建成通车,“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二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推进,境外通道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跨境地区配套设施严重落后等问题,以境内外铁路运输为例,存在着中老铁路后续延伸和拓展面临诸多困难、中缅铁路缅甸境内迟迟不能落地、中越铁路原铁路运量小新铁路难建等问题,对境外通道建设造成诸多挑战,境外交通状况整体上表现为“通而不畅”,严重制约着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外向型开放、合作与发展。
(二)省内交通联系南北向交通大骨架远远滞后于东西向交通大骨架。截至2020年,云南已形成“内联、外通、省内成网”的高速公路网布局,16个州市及110个县通高速公路,129个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昆明、曲靖、红河、文山、玉溪、楚雄、大理、丽江、临沧、昭通、普洱、西双版纳、保山等13个州市先后迈入高铁(动车)时代,从昆明乘坐动车可直达20个省(区、市)中心城市。还有迪庆、怒江、德宏三个州市不通高铁。建设通达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与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这是云南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干线网。然而,成昆高速铁路、中老泰联络线铁路等项目仍然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在推动云南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有效对接中明显不足,呈现横快纵慢的局面。
(三)省内城镇之间、城乡之间、园区之间的微循环交通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截至202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9.2万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9006公里,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16个州市及110个县通高速公路,129个县全部通高等级公路累计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0.75万公里。根据云南省发布的《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预计到202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万公里,在建和通车里程力争突破1.8万公里,全省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点对点”的大动脉已经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已经基本成形。但是,从城镇之间、城乡之间、园区之间的微循环交通设施建设来看,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建制村公路建设工程,重点路网改造、窄路面加宽改造、危桥改造、断头路段建设和安保工程建设,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车、通邮政,以及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等强大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任务较重、压力较大,还远远不能满足云南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辐射中心的需要。
三、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推动建设国际交通大通道
千方百计谋划和推动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与合作机制衔接“4+1”为重点的相关领域项目合作与建设,用健全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引领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与合作机制衔接,用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与合作机制衔接倒逼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一)推动境外大动脉和境内微循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初步考虑到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已经成型,下一步的重点是周边国家重要战略节点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中缅通道推动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项目、曼德勒—木姐铁路、木姐—提坚—曼德勒高速公路建设;中老通道推动中老高速公路乌多姆赛(勐赛)—磨丁段约90公里的核心项目、中老泰铁路延伸至新加坡项目(泛亚铁路中线)建设;中越通道推动泛亚铁路东线的河口至老街至河内至海防准轨铁路建设,中越红河界河航运综合开发项目,完成61公里航道疏通及基地、码头、红河港建设;成昆高速铁路。逐步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建制村公路建设工程,重点路网改造、窄路面加宽改造、危桥改造、断头路段建设和安保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车、通邮政,以及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等强大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推动跨境物流网络项目建设。推动中老物流、中缅物流、中越物流建设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国际联运中心建设项目、配套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国际快件服务中心和综合运输枢纽项目等五大类项目建设。例如中越方向,推动中国河口口岸北山国际物流园滇越货场、河口山腰庚泉国际物流园项目、河口北—山腰国际联运功能改造工程、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多式联运中心、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坝洒物流园区项目、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北山国际物流园区项目、河口县南溪物流园区项目、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国际快件管理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河口县综合客运枢纽站、中越国际运输河口旅游客运枢纽站、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综合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坝洒农场国际物流交通枢纽项目。
(三)推动产业聚集区项目建设。中柬产业合作,推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柬埔寨曼哈顿经济特区、中国—柬埔寨文化创意园区等项目建设。中泰产业合作,推动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等项目建设。中老产业合作,推动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老挝波罗芬高原经济特区等项目建设。中缅产业合作,推动中缅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中缅清水河—滚弄边境经济合作区、缅甸密支那经济开发区、缅甸曼德勒缪达经济贸易合作区、缅甸皎漂港经济特区等项目建设。中越产业合作,推动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四)推进互联互通能源通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运营以后,云南成为我国第四大国际能源通道。能源贸易从电力拓展到天然气领域,能源资源合作从周边国家拓展到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能源合作机制不断加强,但合作成效、成果和效益并不突出。中缅原油管道输送能力2300万吨,向安宁炼化厂供应1300万吨,还有1000万吨原油剩余,同时,国家还有5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储备项目落户云南。中缅油气项目的潜能和效益远远没有挖掘和发挥出来,完全有条件建设云南石油炼化基地。同时,云南电力对外合作空间还很大,应抢抓电力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机遇,推动“电力和油气双向互动、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加强对内对外清洁能源电网建设,加快培育国内市场,扩大国外市场,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能源资源合作与产能合作,扩大能源贸易,加强能源技术服务,扩大能源国际合作,将云南打造为区域性国际电力交易平台、西南电力调度平台和能源大数据平台以及国家西南石油储备和炼化基地。
(五)推动粮食贸易大通道建设。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进口国。目前,中国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口粮产需有余,工业粮食消费和饲料粮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粮食消费总量还将进一步增长。我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将会长期存在。端牢自己的饭碗,不仅仅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而且要“藏粮于易”。实现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可以、也必须适量、适度、合理地利用国际资源调节国内市场。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1.06亿吨,占我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的15.96%,其中,我国大豆进口0.885亿吨,占我国粮食进口总量83.49%;2020年我国粮食进口1.426亿吨,占我国粮食总产量6.695亿吨的21.30%,其中,我国大豆进口1.003亿吨,占我国粮食进口总量70.34%;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亿吨,占我国粮食总产量6.8285亿吨的24.09%,其中,我国大豆进口0.965亿吨,占我国粮食进口总量58.66%。进口粮食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逐年上升,进口粮食增速远远大于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速,其中,大豆进口占比逐年下降,饲料粮进口替代效应明显。因此,建议加快构建中国(云南)与中南半岛国家粮食贸易大通道。
作者: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经济研究所 胡庆忠 陈琤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