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忠:RCEP对中国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时间:2020/12/18 9:16:24|点击数: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是由东盟10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已退出)参加的“10+5”的自贸协定,目的是削减彼此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覆盖15国的统一大市场。作为亚太地区自贸水平最高的FTA协定,RCEP协定已于11月15日正式签订,一个覆盖全球近30%的人口,近30%的全球贸易份额,30%地区生产总值的最大自贸区将成为现实,必将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和地区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一、RCEP签订是影响中国和世界的一件大事
(一)RCEP的问世具有必然性。全球化背景下,多边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然而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和平发展面临“天灾”和“人祸”双重威胁:一方面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给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按下暂停键;另一方面,美国坚持倒行逆施,动辄毁约退群、大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是不亚于新冠威胁人类和平发展的政治病毒,给国际合作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亟须全球团结抗“疫”,国际经济合作规则进行调整重塑已迫在眉睫。在亚太地区,当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宣告“流产”后,地区经济合作出现真空。因此,出于大局和共同利益考虑,RCEP,在2012年由东盟发起后,16方成员从2013-2019年共举行了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28轮正式谈判,积极推动落实合作,RCEP签署正是体现了这种必然趋势。
(二)RCEP的问世具有世界性。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洲正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以中国、日韩、东盟为引领的亚洲经济,连同澳新两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60%;RCEP因其包容性,即照顾了日韩、澳新等老牌发达国家,也照顾了中国、印尼、越南等新兴国家,更照顾老挝、缅甸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盟亚太自贸区,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经济体系和规则,必将推动全球经济体系和规则发生更快、更大的变化,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正面作用。与此同时,中国模式因其优势与活力,也将随着RCEP的发展,为更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为正在兴起的、历史上深受中国影响的东南亚国家所借鉴,可以想象,世界经济发展将因此迎来快速的变革期。
(三)RCEP的问世具有历史性。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格局缘于地理大发现,从那时起,欧美主导的经济体系引领世界近500年,称霸世界近300年。如今,RCEP首次推动了不以欧美为主导的新经济体系,虽然还只是处于初期状态,但是,它代表着旧秩序的终结和新秩序的初步建立,标志着中国主导、带动和影响世界发展的时代的到来。可以预见,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区内国家正在深度参与引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RCEP以巨大的优势,必将持续推动新国际秩序的不断壮大,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
(四)RCEP的问世具有机遇性。当前,RCEP其他成员国已均是我国贸易投资合作的重要伙伴。据统计,2018年,东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在我国贸易伙伴中分别排名第二、四、五、八,我国超过12%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流向RCEP14国。有研究显示,RCEP如若生效,将使我国GDP增速提高1.4%、出口额增加11.2%。总体来看,国际贸易对所有国家都是互惠互利的,无论是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还是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都能从中得利。RCEP对于中国、东盟和各个成员国来说都是积极的、主动的、有为的。中国必须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推动成为新的经济贸易产业体系的核心,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准确把握RCEP的区域经济地位和功能
(一)RCEP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地位和功能。坚持系统观念,根据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区域分工是区域贸易和区域市场的基础,区域贸易和区域市场随着区域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反之区域市场的不断扩大,区域贸易的日益增长,也强有力的推动着区域分工的发展。总之,区域分工、区域贸易和区域市场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才能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中,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最重要的方面:硬件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等的一体化,软件就是指市场规则、制度、政策等的一体化。RCEP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10+5”自贸协定,目的是削减彼此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覆盖15国的统一大市场,RCEP的生效就是要解决市场规则、制度、政策等的制约问题。同时,RCEP生效后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还受到分工、贸易和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制约。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已经五年,为什么成效不大,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产业分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还不够协调、不够匹配、不够融合。
(二)RCEP的区域发展一体化地位和功能。如何把握区域协调、匹配、融合这个“度”?无论是从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来看,还是从区域经济的空间性、功能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特征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只有构建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协调关系,表现出互动联系的必要性、互动联系的可能性、互动联系的充分性和互动联系的有效性,具体来讲,就是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构成相互流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相互之间才能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说,开放市场、密切经济合作互动关系是各国应对世界经济形势中不利因素、寻求新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各国发展和巩固国际关系、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基础。然而,开放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对各国产业有利有弊,权衡利弊是开放市场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自贸区形式多种多样,各国自主选择是否加入。所以,加入哪个自贸组织,各国需要将开放市场的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将开放市场给产业带来的承受力与产业升级的可能性相权衡,将开放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将本国利益和兼顾其他成员国利益相结合,将经济合作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参与自贸组织的可行性(必要性、可能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相互之间开放程度不够或者开放程度过大,都难以达到开放市场的预期目的。RCEP是两相情愿、你情我愿,平等协商、互利互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具有内生动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必将引领亚太地区一体化发展。
(二)RCEP的国际循环一体化地位和功能。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国际循环来看,根据中国海关官网的数据,2020年1-9月份,我国第三大顺差来源地是东南亚,对东南亚的顺差457.39亿美元,顺差主要来源越南,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四国;我国第四大顺差来源地是南亚,对印度257.87亿美元,孟加拉国94.91亿美元,巴基斯坦90.9亿美元,印度也是我国的第五大顺差来源国。第一大逆差来源地区是东亚三强(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合计逆差高达1680.19亿美元,其中,中国台湾是第一大逆差来源,为992.77亿美元;韩国是第三大逆差来源,457.78亿美元;日本是第五大逆差来源,229.94亿美元。第三大逆差来源地区是大洋洲,合计逆差526.51亿美元,其中澳大利亚是我国第二大逆差来源487.98亿美元,仅次于台湾。按照国家算澳大利亚就是第一大逆差来源国。而新西兰则是我国第17大逆差来源,金额49.89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12月7日公布的数据,中国11月出口增速同比达到21.1%,达到自2018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当月录得的贸易顺差达到40年来最大值,同比翻倍。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口也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上述数据表明,无论是贸易顺差,还是贸易逆差,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反映了我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区域经济联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是我国国际循环体系中最具增长潜力的组成部分。
三、RCEP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一)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2020年,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不仅可以为中国与东盟在区域分工、区域贸易、区域平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等区域合作上,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构建上带来制度化安排,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固化中国和东盟关系。RCEP最早由东盟十国发起,是最主动的,达成RCEP的期望也最热切,不亚于中国当年加入WTO时的急切心情,最终对东盟也最有利。RCEP不仅为东盟提供了合作发展框架,也将对冲域外国家对其干涉产生的影响。当前,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东盟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受到很大冲击,RCEP的签署将为其境内企业拓展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加强经济发展的韧性,有助于加快东盟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二)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日韩是科技型国家,需要众多伙伴和开放市场。有了RCEP,日韩技术就有了释放的空间、扩展的市场和交流的平台,因此签署RCEP对他们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益的。以日本为例,其个人消费贡献了GDP的一半以上,因新冠肺炎疫情遏制了个人消费,而使国民经济复苏乏力。日本经济研究中心2020年7月1日公布数据表明,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并预测2020年日本GDP增长率为-6.8%。因此,日本急需形成新的动力推动经济复苏。RCEP的签订为日韩搭建了新的平台,有望挖掘新的市场,增强对外经贸往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大洋洲国家的影响。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资源性国家,为资源找到海外市场是其最大利益。中国、日本、韩国是重要资源进口国,签署了RCEP,澳大利亚、新西兰就有了最大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因此,RCEP对其影响是正面的。以澳大利亚为例,中国在澳大利亚对外出口的份额中常年占据了1/3以上的份额,RCEP签署后,成员国约90%的产品将逐步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这显然会给澳大利亚带去更大的利益。
(四)对区域外其他地区的影响。根据汇丰银行早期公布的亚洲经济分析、评估报告显示,RCEP协定包括商品贸易、服务、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连接全球三个最大消费市场(中国、印度、东盟),形成涵盖亚洲16个经济体,为全球贡献22.4万亿美元GDP及10万亿美元贸易额。虽然印度退出,但可以预期的是,RCEP签署后,受到经济发展利益的驱使,印度迟早要加入进来。从更长远来看,巨大的利益必将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进来。
虽然签署了RCEP协定,均能促进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和政治关系,但是,距离RCEP产生具有强大吸引力还有一段路要走。15个国家内部不会全是一团和气,利益纷争、相互争吵肯定会时有发生。日本、韩国既在区域内部分一杯羹,又联合美国、欧盟和中国竞争的本质不会改变;东盟10国也会不时拉拢域外大国,宣扬“中国威胁论”,也会利用经常南海问题制造摩擦。然而,如果过分以政治目的为主,则必将违背自贸区的经济规律,扭曲正常的经济行为。对此,中国要早有准备、早做准备,“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四、RCEP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一)帮助中国“疗伤”,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当前“中美脱钩”到了最激烈的时刻,中国经济也到了非常艰难的时候,RCEP的签订可谓“一剂好药”,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外部动力。尽管加入RCEP并不能完全抵消“中美脱钩”带来的负面效应,但,的确可以大大减少中国经济的贸易损失。据统计,RCEP生效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GDP的负面影响将累计收窄0.05个百分点,对进口负面影响收窄1.65 个百分点,对出口负面影响收窄 2.01个百分点。到2030年时,在RCEP的缓冲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基本持平。
(二)确定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主场。RCEP标志着美国在亚太地区被彻底边缘化,从而确定了中国对区域经济的主导性。因此,RCEP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发展成果被周边国家共享都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中国新时代的现代经济体系设计,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构建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尽可能考虑东盟、日韩、澳新的需求,“国际大循环”也要从以欧美国家为主场逐步向RCEP新主场转移。“十四五”期间,中国要主导RCEP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消费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
(三)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影响各有不同。建议借助RCEP,在调整国际循环大市场的同时,加快国内产业布局的调整,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我国东部地区受“中美脱钩”影响最大,建议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要加强与日本、韩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建设中国主导的东亚科创中心,构建RCEP的科技体系、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让东亚的技术标准覆盖东南亚地区,成为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真正的引擎,持续驱动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中部地区逐步成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体,不断参与地区的产业分工,RCEP地区将为其产品带来巨大的市场。广大西部地区经济总体相对落后,受其影响相对较小,产业布局应更多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西亚和非洲地区。
(四)为云南、广西等陆上沿边省份产业互补合作拓展了巨大空间。云南、广西两省因与中南半岛国家山同脉、水同源、族同宗、文相近,经济发展水平上有梯度差,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近年来,中南半岛急于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合作愿望特别强烈。但由于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进程缓慢,双方经贸发展始终难有较大突破。RCEP将形成统一的经贸规则和便利化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区域内商品、技术、服务、资本、人员的便捷流动,有利于促进沿边地区与中南半岛国家的经贸合作。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不适应陆上贸易的规则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完善。云南、广西要抓住机遇,发挥好辐射中心和门户作用,服务大局,发展自己,以推动东盟国家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在释放现有需求的同时,持续拓展新的需求,不断扩大经贸合作。
(作者: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胡庆忠)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