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颖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努力拓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径
时间:2021/11/18 10:03:42|点击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主要是指“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五大文明共同铸就的文明新形态,是面向现代化的文明,是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高度出发,实现“新四化”和绿色化相统一的发展路径,是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所在。
一、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完善与成熟
祖国的千山万水,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生态文明思想的历程。秦岭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察看自然生态,叮嘱当地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祁连山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长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内蒙古阿尔山林区、黑龙江黑瞎子岛、广西漓江、大理洱海……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持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宣示了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指出,“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老百姓想法也是一致的,为什么还扭着干?所以,我想,有关方面有必要采取一次有重点、有力度、有成效的环境整治行动,在这方面也要搞顶层设计。”2013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加强污染物减排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把已经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制度创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
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专程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详细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在碧波荡漾的洱海边,习近平总书记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以此为指导,我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与此同时,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施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法律修订完善,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报告指出要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至此开启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是生态文明的时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新阶段、新常态。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次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时指出:“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推动沿江11省市治理污染、修复生态、协同发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展示了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宣布一系列务实、有力举措,并积极促成“昆明宣言”通过。“昆明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再次彰显了中国人民和政府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论述和理论创新,是继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科学学说组成的传统认识之后,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到达人与自然和谐和解、和谐共生较高发展阶段的第四大科学学说。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将生态系统作为控制变量,内置于人类社会系统的发展之中,从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制约关系中描述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建构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路径。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与自然的辩证整体论。从人与自然是一个辩证整体系统的基本事实出发,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强调我们既要重视对自然的保护,又要关注人类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来自自然界,是自然存在物,其产生、发展、灭亡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的相对独立性使得人在自身机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延伸或加强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因自然而生的基本事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从整体视角出发,去发掘并不断推进人类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思行合一的社会整体论。我们既要重视思想引领、理论指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又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有序推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与自然不断发展的生成整体论。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人不断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出发,强调“我们既要发展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各环节,又要建设好生态文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而实现部分和整体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应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为此,我们需要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因为失去了自然环境这一母体,其他各方面建设也将因失去物质载体及附着于其上的衍生品而流于形式,最终也无法实现各个方面的建设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表现和要求,彰显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五位”是服务于“一体”,“一体”是“五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必然结果。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协同发展“五位一体”,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崭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新学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的探索和形成过程,因而极具实践性和哲学思想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主要由习近平同志创立,又自然地上升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社会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提出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善于在追本溯源、探寻历史轨迹、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形成脉络中,不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和研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历史新台阶。
(执笔: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历史、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颖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