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郑宝华: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时间:2024/3/26 8:48:14|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余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浙江“千万工程”的基本经验

  “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阶段,内涵和意义不断深化和升华,为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道路提供了重要科学指引。

  高位推动。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全省上下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责任分工明确,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尊重民意。“千万工程”走的是一条“政府自觉引导、农民自主推进、市场自由运行”的道路,核心是把“注重衔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公众参与”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原则,关键在于政府采取市场化手段,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规划和政策发挥引导作用,创造让群众自主创业、让市场自由运行的优良发展环境。

  分类施策。“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村庄分成不同类型,因地制宜、精准推进。最初开展的乡村环境卫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把村庄分为示范村和整治村,只覆盖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村庄。进入乡村全面振兴这一阶段后,进一步将村庄细分为精品村、历史文化村、民族村、生态脆弱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城中村、外来人口较多村、外出人口较多村、边界村等,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村庄给予不同的财政资金补助。这种有差别的补助政策,既有效压实了基层组织和村“两委”的责任,又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系统推进。“千万工程”在整治内容上,首先从广大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问题入手,重点建设“点”;随后推进美丽环境建设,除村庄整治外,包括河流、道路等,把“点”连成“线”,以放大村庄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为发展美丽经济创造条件;接着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基本目标,把“线”连成“面”,打造美丽浙江“大花园”,为美好生活创造条件。这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由“点”成“线”及“面”的全覆盖模式,推动形成美丽环境、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投入保障。为保证“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财政部门积极整合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专项投向“千万工程”,同时要求地市级和县级财政配套投入并纳入年度预算。20余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超过3000亿元、人均接近1.7万元。同时,下放项目立项权和审批权,把以奖代补作为主要手段,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广大群众投工投劳、投资建设自己的村庄和自家庭院。

  奖罚分明。建立完整的奖罚分明的资金使用制度,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村庄整治类型差别,坚持公平公正,有效保证投入效率。既包括省对市、县(市、区)的资金投入和奖励,也包括县(市、区)对不同类型村庄的奖惩。如2008年省财政安排到一、二、三类县每个待整治村的补助资金分别为14万元、11万元和7万元,规定立项后只先拨付40%的奖补资金,考核合格的村拨付剩余60%的奖补资金,不合格的村不拨付。同时,对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怒江州立足优美风光,依据地方优秀传统建筑风貌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特色村寨,以文旅融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图为位于怒江州泸水市上汇镇百花岭自然村的傈僳音乐小镇。高玉生/摄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对云南的启示

  “千万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云南要从自身实际与特点出发,学习运用蕴含其中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眼睛向外、对标先进,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绘就新时代云岭和美乡村新图景。

  把系统谋划与分类推进协调统一起来。“千万工程”最鲜明的特色是紧紧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个核心,在推进过程中将其纳入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大系统之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建设,以乡村建设引领乡村发展,使部分与整体之间有机联系在一起。在推进过程中,按照村庄具体情况,分成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政策措施引导。云南乡村类型差异比浙江更大,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更需要系统谋划、分类推进。要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上,重点思考美丽环境、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气候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优势,探索更加多样的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类型。要发挥好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和乡村社区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把乡村建设与乡村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千万工程”把乡村建设与乡村发展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美丽环境,美丽环境又带动美丽经济健康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经济打造有效结合起来,在规划上以县域为单元,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意“点、线、面”结合,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同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乡村建设协调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让乡村美丽环境、美丽经济与美好生活相得益彰、协同发展。

  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整合起来。乡村建设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涉及千家万户,还包括许多公共产品供给,要在政府主导基础上,让广大村民成为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千万工程”以财政奖补为重要手段,既保证政府投入的有效性,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广大村民的主体作用,探索形成政府与社会有效协同的可行路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着眼于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强烈愿望,在政府投入和村民投入之间找到有效结合点,针对不同建设内容给予不同标准奖励,将决定权交给村民作出集体决策。

  把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关联起来。“千万工程”除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外,撬动了520多亿元社会资本。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关联起来,把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的部分交给市场,不能市场化运作的部分通过政府财政奖补带动村民出力出资,形成破解乡村全面振兴投资难题的有效手段。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可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企业或者有实力的家庭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换得乡村特色资源开发权。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性投融资模式,为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找到更多途径。

  (作者: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农村发展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郑宝华)

来源/作者:云岭之窗 责任编辑:张雪